万言故事有哪些 百喻经是古印度的吗

目录导航:

  1. 万言故事有哪些
  2.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
  3. 盲人摸象,选自《百喻经》的译文
  4. 苦恼出处
  5. 什么是方法式
  6. 愚人无智,便食空盐什么意思
  7. 其它国家的寓言故事书有哪些
  8. 知足常乐能者自安出处
万言故事有哪些

中国历来有些著名的寓言故事如《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古希腊《伊索寓言》中的名篇《农夫和蛇》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拉封丹寓言》等。

愚人食盐,文言文翻译

从前,有一个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就请他吃饭。可是他尝了几样主人烧的菜肴以后,愚蠢的人都觉得味道太淡。主人听了之后,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盐。他吃了后,感觉这菜肴十分美味。于是他对自己说:“之所以菜的味道好,是因为有了盐。”

靠近傍晚天快黑时,他才回到家,母亲已经准备好饭菜。他说:“有盐吗?有盐吗?”母亲拿出盐,觉得很奇怪,只见看见自己儿子吃盐不吃饭菜。母亲说:“怎么可以这样?”愚人说:“我知道天下的美味都在盐中。”

愚人吃盐不停,吃得以后口味败坏,反而变成他的祸害。下的事情都一样,过了就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弄巧成拙。

出自《百喻经》,为佛家寓言。

原文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爽,反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唯无益,反害之。

扩展资料

故事选自《百喻经》。

《百喻经》,全称《百句譬喻经》,是古天竺高僧伽斯那撰,南朝萧齐天竺三藏法师求那毗地译。

《百喻经》称“百喻”,就是指有一百篇譬喻故事,但原经真正的譬喻故事只有九十八篇;之所以称之为“百”,有两种说法。

一就整数而言,二是加上卷首引言和卷尾侮颂共为百则。

《百喻经》全文两万余字,结构形式单一,每篇都采用两步式,第一步是讲故事,是引子,第二步是比喻,阐述一个佛学义理。它从梵文译成汉文,距今已经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此经一经流传,就受到阅读者的欢迎。

盲人摸象,选自《百喻经》的译文

从前印度有四个盲人,关系很好,但是他们都认为自己是智者,别人也都拿他们当智者看待。

一天,四个盲人站在路边聊天,听到一阵声音,问了旁人才知道是大象。其中一个盲人说:“大象究竟长得什么样子,我们一直都是猜测,今天终于可以验证一下了。”其他人都说:“好。”于是陆续走到大象跟前,摸它的身体来揣测它的样子。

四个盲人中有一个身材魁梧高大的,站在大象侧面摸它的身体,上下左右摸了一遍,觉得是平坦的一片。一个盲人身材矮小,只摸到象腿,第三个人握住象鼻子,第四个人只碰到了象牙。

然后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猜测的大象模样。身材高大的盲人说:“大象像墙一样既宽广又平坦,而且很高大。”身材矮小的盲人上前反驳说:“大象的身体像树干一样,你说像墙,不是很荒谬吗。”第三个盲人说:“大象长的既不像墙也不像树,像水管一样。”第四个人上前说:“你们三个人各抒己见,怎么比喻都不像呢。大象摸起来温润如玉,手感很好,像一根长棍子一样。”

四个盲人相互辩驳,争吵不休,旁观的人都大笑。

这个还好,不算难啦,至少没什么特别偏的词

苦恼出处

烦恼,指令人不顺心或不畅快的人或事;也可以是一个形容词,指不顺心不畅快,烦闷苦恼。语出《百喻经·五人买婢共使作喻》:“五阴亦尔,烦恼因缘合成此身。而此五阴,恒以生老病死无量苦恼搒笞众生。”

中文名

烦恼

反义词

安宁、惬意、愉快

同义词

烦闷、苦闷、忧愁

什么是方法式

从广义上讲: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条件【解决问题就是使问题发生改变,使其达到所需标准】。方法的本质是一个据有性质的框架,此框架的性质决定需要解决的问题怎样随着需要解决问题方面的能量【这里指广义上的能量】改变而改变。

不同方法相对于解决的问题的框架不同,所以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效率不同。

方法式是一个汉语词汇,方法的含义较广泛,一般是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手段与行为方式。方法在哲学,科学及生活中有着不同的解释与定义。

测定方形之法。《墨子·天志中》:“中吾矩者谓之方,不中吾矩者谓之不方,是以方与不方,皆可得而知之。此其故何?则方法明也。”

办法;门径。《百喻经·口诵乘船法而不解用喻》:“此长者子善诵入海捉船方法:若入海水漩洑洄流矶激之处,当如是捉,如是正,如是住。”唐 韩愈 《送韩侍御归所治序》:“﹝ 韩重华 ﹞使耕其傍便近地……又为之奔走经营,相原隰之宜,指授方法,故连二岁大熟。”《朱子语类》卷一一七:“ 伯丰 有才气,为学精苦,守官治事,皆有方法。”冰心 《南归》:“﹝我﹞除了将一切交给上天之外,没有别的办法了。”

愚人无智,便食空盐什么意思

愚人食盐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盐。既得盐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食空盐。食已口爽,返为其患。注释:1.选自《百喻经》。这是一部佛教文学作品,古印度人著,我国南朝时人译,全书共九十八条,号称“百喻”,均为以故事宣扬佛教思想。2.[更]改变。3.[缘]因为。4.[空]空口。5.[口爽]口味败坏。6、断贪:即为祈愿或成就修行,而于特定期间内断绝饮食。本为瑜伽派或其他苦行 外道行法之一。后为佛教采用。译文 从前的时候,有一个愚人,到别人家去作客。主人端出食物来,他嫌淡而无味。主 人听罢,便另外为他添了点盐进去。愚人尝到了盐的美味,心内便想:味道所以这么 美,是有盐的缘故。少少一撮,尚且如此,满满一把,岂不更妙?这愚人不懂其中的道 理,便单单吃那盐。吃罢,口颤舌抖,反而得了苦楚。这就譬如那些外道,听说节制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绝了饮食。或是断七日,或是 断十五日,空佬佬地使自己遭一番困饿,却对修道毫无益处,活像那个愚人,因为盐可 调出美味来,就单是吃它,致使口颤舌抖,外道的断食也是这样。原典 昔有愚人,至于他家。主人与食,嫌淡无味。主人闻已,更为益①盐。既得盐美, 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缘有盐故。少有尚尔,况复多也。愚人无智,便空食盐。食已口 爽②,反为其患。譬彼外道,闻节饮食可以得道,即便断食③,或经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饿,无 益于道,如彼愚人,以盐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复尔。

其它国家的寓言故事书有哪些

《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莱辛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伊索寓言》《伊索寓言》相传为公元前六世纪被释放的古希腊奴隶伊索所著的寓言集, 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 共357篇。

《拉·封丹寓言》, 作者是拉·封丹。

3、《莱辛寓言》

作者是莱辛,《莱辛寓言》的寓言大多取材于古希腊的伊索、罗马和菲得路等人,但经过改写,赋予了新意,都同当时德国社会中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以及文艺斗争息息相关,因而有着强烈的现实感。

4、《克雷洛夫寓言》

《克雷洛夫寓言》,作者是伊·安·克雷洛夫。该书收集了克雷洛夫一生创作的203篇寓言,这些寓言反映的内容主要有三类:揭露沙皇、反映剥削、反映现象。

寓言的书名:《伊索寓言》、《拉封丹寓言》、《莱辛寓言》、《克雷洛夫寓言》,故事的篇幅都是很短小,但是节奏明快,崇尚真善美流露着真情实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世界各国的寓言作品也很多,世界最早的寓言集是《伊索寓言》,其它比较著名的寓言集或寓言较集中的作品有《克雷洛夫寓言》、《列那狐的故事》、《百喻经》、《拉封丹寓言》等。

知足常乐能者自安出处

"知足常乐"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学而》的第17章,原文是:“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贤,小人怀货。君子怀德,以施惠于民;小人怀土,以利自利;君子怀贤,以辅仁;小人怀货,以贪自贪。君子怀德,能服于人;小人怀德,以害于人。君子怀德,能爱人;小人怀德,以害人。君子怀德,有礼者敬之;小人怀德,有礼者慢之。君子怀德,爱人以德;小人怀德,乘人以势。君子怀德,德周而仁义立;小人怀德,德之弃也。君子怀德,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这段话主要讲述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胸怀和行为方式,提倡君子应该怀有高尚的品德,以施惠于民,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利益。而小人则相反,应该远离品德高尚的人,而是追求自己的私利。